第四百八十一章 三年(九)_免疫人生
笔趣阁 > 免疫人生 >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三年(九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八十一章 三年(九)

  白薇打开店门,几个人鱼贯而入。

  “你们咋赶一起了。”李恺走过去抱了抱走在最前面的刘大龙。

  “平乐服务区碰上了,都赶着去上厕所呢。”

  “哈哈……”众人哄笑。

  四个人,从豫州回来的刘大龙,从粤州回来的刘铁,从明珠市回来的尤蛟、黄永生。刘大龙是自己驾车从豫州过来,其他人则是坐飞机到达常山机场后,再由韩飞扬接过来的。

  李恺松开刘大龙,与黄永生握手,“辛苦了。”

  “幸不辱命。”黄永生的普通话还算不错,只略带地域音。

  黄永生是明珠人。

  去年七月,尤蛟到达明珠市,先是注册了恺达贸易公司,然后就按照李恺的要求,寻找合适的人赴米国工作,最终确定了黄永生。

  黄永生的身份和经历,非常适合操作李恺交代的事情。他是明珠本地人,拥有大布列王国国籍,毕业于米国“哈弗法学院”,有不少同学活跃在米国与欧洲国家的商界、政界。

  几人找“合适”的位置各自坐下。

  刘大龙坐在李恺身边,尤蛟和黄永生坐到他们对面,李铁则走至“书墙”下就坐,那里有两把备用椅子。

  “小韩呢?”李恺问道。

  “在车上,说有点儿累,眯一会儿。”

  韩飞扬是刘铁的“接班人”。

  现在的安城市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“社会组织”,硕果仅存不过“街溜子”几只,以及小痞子若干。去年四月至今年二月,华夏境内再一次展开了全国范围的“严打”,此役之后,安城市进入阶段性的“海晏河清”。

  当然,这种“清静”可能是阶段性的,几年后,也许会死灰复燃。

  严打前,刘铁和尤蛟就离开了安城,并在走之前清理了各自的“首尾”。有李恺的告诫,两人近几年参与的“特殊业务”并不多,“要命”的活儿更是“几乎”没有,不过是一些“涉黄”、“涉赌”以及小规模的“打架事件”,所以在这次“严打”中并未受到波及。

  现如今西郊的“特殊业务”由韩飞扬“话事”,他是刘铁带出来的,值得信任,市中那片儿尤蛟也安排了自己的嫡系。

  韩飞扬自知还不够资格“入圈儿”,老板们谈事情,他不方便旁听,才找了个理由没进来。

  正常的往来还是要的。

  李恺是安城人,亲戚朋友基本都生活在这里,“乐佳集团”总部和部分产业也在此地,难免会与这些人打交道。

  一味地“合光伟正”,呵呵……

  “行吧,咱们快说快散,旅途疲劳,你们也早些休息。”

  “李哥,你们要是不需要茶水,我就走啦。去新华书店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专业书,这几天先预习预习。”白薇适时的插话。

  她清楚自己也不适合继续逗留。

  “行,你去吧,开学之前有事儿还找你铁柱哥。”

  “好的李哥。”

  李恺没提带她去刘会昌婚礼的事情,都是“老朋友”,她去也不合适。

  至于说刘会昌给白薇考上大学包了红包,这人情都是看李恺的面子,用不着她自己“还账”。

  白薇走后,大家又寒暄了几句,黄永生便从随身公文包里取出来一本书,双手端着呈给李恺。

  “这是书的大样儿。”

  李恺接过书,轻柔的抚摸着封面上的字迹,“jinlingmassacre,TheforgottenHolocaustofWorldWarII”。

  口中轻声念着,“金陵大屠杀,被遗忘的二战浩劫。”

  众人沉默。

  大家都知道黄永生多次去米国的工作内容。

  李恺前世见到这本书,是在二零一二年的八月。

  当时他刚刚离开安城一中的教师岗位,心情很郁闷,于是去南方的一些城市旅游。途经金陵时,逗留了两天,参观过某纪念馆,瞻仰过张先生塑像,也买过这本书,华文版的《金陵大屠杀》。

  李恺记得,当时自己气的发指眦裂。

  李恺的三观不算大正,在很多方面,他并不认可那些“砖家叫兽”的观念,即便是其中的一些观念已经得到了“公众”认可。

  李恺爱国,爱的“朴素”,爱的简单直接,甚至爱的有些狭隘。

  在他前世的理念中:不买瀛国的任何产品,不去瀛国进行消费,就是爱国;

  骂瀛国政府,诅咒瀛国“狗皇”,就是爱国;

  打瀛国男人,睡瀛国女人,就是爱国……

  甚至因为瀛国在华夏的很多城市修建了“高度自治”的瀛国学校,他还发过誓:等将来老子有钱了,要在华夏境内每所瀛国学校的对面开一家瀛式的“风俗店”(瀛国提供特殊服务的场所),服务人员清一色的瀛国女人,专供华夏有志男儿休闲娱乐,农民工凭工作证消费打一折。

  非常幼稚的想法,很中二。

  但是,当李恺重生后,真的有了钱,就发现这个计划很难实现,因为华夏境内不允许妓女这种高危职业的存在,外国“鸡”也不行,更脏。

  即便如此,李恺还是觉得应该做些事情,不然,在某些人“宽恕、原谅”的“高风亮节”思想蚕食下,事实会被掩埋,罪恶会被遗忘,仇恨终会消散。

  李恺慢慢翻阅着书籍“大样儿”,表情庄重而虔诚。

  内容确实比前世要多,触目惊心。有些照片和资料,前世的这本书里没有,应该是黄永生的功劳,他通过朋友拜访了很多那个年代的欧米战地记者。

  “不是计划在这个月出版吗?”李恺问道。

  “普鲁国一位商人在月初时候先出版了一本书,叫‘BL日记’,内容同样是说金陵大屠杀的,所以,张先生决定推迟到十二月十三日出版,一九三七年的这天,瀛国人侵入了金陵城。两本书错开出版,不但不冲突,而且能达到渐进的效果,让人们印象更深刻。”黄永生解释道。

  “哦,那就要再辛苦黄律师一些时日了。”李恺点点头,转向尤蛟,“你回去后再给黄律师打十万米元,咱们的合作期再延长六个月。”

  十二月十三日出版,终究还是跟前世一样了。

  本以为有自己的参与,这本书可以提前面世,而且搜集的资料能比前世更全面。

  造化弄人。

  “不用打钱,我也是华夏人,我愿意无偿去做这件事。”黄永生斩钉截铁的说着,“我在七月二日申请了华夏国籍,八月初通过的。”

  “恭喜恭喜。”思量了一会儿,李恺说道,“等这件事情尘埃落定,尤总会在明珠市开一家律师事务所,你做合伙人,不用投入资金,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。乐佳、励肃、盛华三家集团在明珠市法律方面的业务,会交给你们做。”

  让马儿跑,就要给马儿加足草料,用情怀约束行为,不适合资本主义,也就不适合明珠市。

  “保证让李少满意。”黄永生没有丝毫犹豫的表明了态度。

  “尤总,你回去后,尽快在明珠市买一家印刷厂。黄律师,你这次去米国,要取得张先生的授权,等这本书在米国出版后,立刻开始华文版的印刷。首次印刷二十万册,不用标价。首印是赠阅版。全部采用福利赠送的方式,乐佳、励肃、盛华的在册员工人手一本。”

  有钱,就是这么任性,老子愿意。不但要看,还要写心得体会,思想汇报,表现突出的发奖金。

  “没问题,”尤蛟点头,又疑问道,“为什么不直接在内地印刷?”

  “内地在宣传方面比较严谨,出版审核非常细致,时间上很难做到与米国同步。”

  一部动画片都会因为“打打杀杀”“没有内涵”“过于血腥暴力”而被禁播,这本书充满了“血淋淋”的“恐怖画面”,非常“不利于两国友谊”的内容,三个月的时间内肯定无法过审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992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992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